DPM Heng Swee Keat at Lianhe Zaobao Conversations (Sep 2024)

DPM Heng Swee Keat | 3 September 2024

Speech in Mandarin by Deputy Prime Minister Heng Swee Keat at the Lianhe Zaobao Conversations on 3 September 2024.

 

新报业媒体主席 许文远先生
总裁 陈英杰先生
华文媒体集团社长 李慧玲女士
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达巍教授
各位来宾

大家早上好!

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座谈会,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未来。这不仅是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议题,也是一个攸关国际局势稳定的重要课题。

当今的国际局势,变幻莫测,令人担忧。

俄罗斯-乌克兰战争已持续了两年半、以色列-哈马斯冲突也不断升温。在亚洲,我们也面对一些国家社会局势动荡、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等问题。

其中一个最让人关注的,应该是中美之间的博弈。作为大国,中国和美国对全球发展,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,对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和平的重要性,更是不言而喻。

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经济体,是全球许多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。中美两国之间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,占了全球的百分之43!

另外,中美也致力于科研和创新,发展迅速,在这两个领域都是佼佼者。

所以,中美关系,不仅牵动整个国际局势,也影响全球的发展和繁荣。那么,在两国博弈的背景下,他们还有求同存异、建立一个互惠互利关系的可能性吗?

我相信,答案是“有的”。

 

美国选情在短期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

今天对谈会的主题,“美国选举与中美关系的未来”,十分贴切。

我认为,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向,可以分两个阶段讨论。第一是短期内、第二则是长期。

首先,在短期内,美国即将举行总统选举。我们都关注这次的选举,是否会为中美关系增添变数,还是带来新契机。

许多人担心,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,贸易战将加剧,两国关系将恶化。毕竟,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对中国商品实施了关税和限制。另一方面,目前还不清楚如果哈里斯当选,将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。她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,接受提名时说,“21世纪竞争的胜利者将是美国,不是中国。” (“that America, not China, wins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”)

两党也跨党派地支持,把中国列为美国战略性的竞争对手。

这表示,不论是谁当选总统,对中国的态度都可能不会软化。

其实,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选举,选民最关心的,就是基本的民生课题、就业前景和下一代的未来。

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,代表居住在不同州区选民,手中的一张选票,会持有不同的分量,使选举情况稍微复杂。

摇摆州往往能左右整个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。这些地方的部分美国公司竞争力比不上一些跨国企业,而候选人为了赢得选民的青睐,可能会承诺帮助这些美国公司,让选民能继续在那里工作。

候选人为了激起选民情绪,也可能会把选民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认为是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上。

而要兑现这些承诺,候选人在当选后,就会实施贸易限制、关税和其他含保护主义的措施。

令人担忧的是,两国之间在贸易上的摩擦,最终是否会演变成军事上的冲突?中美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。如果发生军事冲突,那将会是全世界的一场大灾难。

所以,在中美两国竞争的当儿,双方必须通过对话,在分歧中维持一定程度的共识,建立基本的互信,才能避免局势升温。我相信各位,像慧玲一样,上个星期都很关注沙利文访问中国的消息。

确实,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上个星期访问中国,是中美双方这一年来频密交流和对话的延续。

比如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到美国出席 “亚太经合组织峰会”期间,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。

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在去年10月访问美国。

在沙利文访问中国之前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、财政部长耶伦,和助理国务卿康达也在今年,先后到中国访问。

而这次沙利文访华,提出和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会面,推动中美军事沟通。沙利文在会面时自己也说,这样的机会非常罕见。《联合早报》还引述中国媒体报道时指出,沙利文的代表团几乎都会说中文。

中美领导人多次的会面和对话,令人鼓舞。

不过,在美国选举这个敏感时期,美国两党候选人,还是有可能把矛头指向中国的。

所以,保持开放的对话机制,继续建立战略目标和信任,是缓和紧张局势、寻求合作的重要途经。

 

中美长期仍须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

中美短期要筑好护栏,管控局势失控的风险。长期而言,中美两国仍然有必要寻求,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,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推动双方还有全球和平发展。

首先,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,他们的长远利益,都是要让各自的国家持续繁荣发展。而要为这个愿景创造条件,两国必须了解,彼此都有国内优先要处理的事项。

经济合作并不是零和游戏,贸易与合作是能惠及所有人的。但前提是,每个经济体,尤其是发达经济体,在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成长和发展当儿,都必须不断地进行重组和转型。这是互利贸易的基础。

对这两个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43的两大经济体来说,它们需要采取“亦合亦争” 的模式—即一起合作,牟取共同利益和应对共同挑战时,也能竞争,来发展自身独特的优势。

与此同时,美国和中国都有机会引领世界,善用科技和创新,将全球经济推向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。

但时,中美现在都必须先进行非常艰巨的转型任务,支持员工提升和再培训,以确保全球分工所带来的利益是公平的,让普通人民受惠。

以美国来说,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,仍然有不少美国公民对前景不乐观,担心失业和生计问题。但是,美国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,因为美国的民间力量充满活力:

美国的创新能力深厚,金融市场也十分发达。在《标普500》名单中,科技公司已占市值的约百分之30, 也还在继续提升。

美国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,促成美国科研领域蓬勃发展,是全球最先进国家之一。在一个以科技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未来时代,美国将仍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。

重要的是,美国必须确保全球化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果实惠及更多民众,缩小社会的差异,他们才会支持经济全球化。

比如,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0年代大萧条之后,推出的《新政》是一项重大政策,不但重新塑造美国经济,也让更广泛的民众享有经济增长的实质效益。

我们再看看中国。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,是美国的4倍。

中国在改革开放后,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经济发展迅速。现在,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 based on PPP)在世界排名第一。但是,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per capita GDP)却只有1万3000美元(USD$13,000),是美国的大约6份之1。

中国意识到要深化经济改革,就必须进行一些结构性改革。所以,针对房地产市场、金融体系和税收制度等,进行结构性调整。也同时继续提升科技,并应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。

在经济发展取得成果的同时,也要设法避免贫富悬殊的差距扩大,确保在不同地区的人民,也能共同富裕。

此外,他们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更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方面的进展,比如要在太阳能、电动车、数码科技等方面更上一层楼。

虽然中国进行经济改革将是一段艰难,甚至痛苦的旅程,但认识问题本身,就是解决问题的前提。我相信,他们正设法处理经济体系里的结构性问题,为未来的经济发展铺路。

尽管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模式和治理体系截然不同,但他们要的,是发展新经济领域,目标都是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,寻求永续。

事实上,这也是每个国家、每个经济体的共同目标。新加坡也不例外。

所以,我希望各国的学者和决策者能够合作,集思广益,一起解决这个难题。

第二,即便中美两国继续竞争,他们还是有许多的合作空间,领导世界经济迈向更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路途。作为大国,中国和美国也有领导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责任。无论是在应对下一场大流行病、还是气候变化、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等问题,中美都能扮演积极和重要的角色。

比如,中美在科研方面的领先位置能帮助我们研发技术和疫苗,预防和应对下一场大流行病,把病毒对人类的伤害,降至最低。

中美也能带领各国,支持永续发展方面的努力,推动全球绿色转型,减少碳排放,以延缓并应对气候变化。

 

总结

中美之间,其实有很大的共同发展空间。但是,我们也知道,在美国大选来临之际,双方不太可能在这短期内,就长期发展合作达成实质的成果。

重要的是,双方都必须采取避免局势升温的态度和行动。

而这一年来,中美双方保持频密的对话和交流、保持战略目标和互信,是一个很好的进展。

我期望,中美两国的领导人,都能务实地把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利益和事项上,建立起互信,实质地促进战略合作,为双边人民谋福祉,让全球人民受益。

而世界各国,也应该支持中美加强合作。新加坡也会为支持中美合作,尽一份绵力。

谢谢!

 

TOP